学校口号: 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
  • 特教指南

    GUIDE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2-3岁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

    文章来源:www.hsqihui.com/ 更新时间:2018-6-2

    (2-3岁语言)

     

    一、用名词与名词或形容词与名词,组成包含两个词的句子(如:红色汽车,爸爸公司)

     

    方法:

    1当孩子仅说一个词,如说“球”的时候,你要加上其他的词与之连在一起。如你可以说:“大球”、“我的球(你的球)”、“架子上的球”等等。鼓励孩子两个词一起说。

    2当孩子说“还要”、“完了”或者说自己的名字时,用上述方法,把这些词连结起来。

    3虽然孩子只说了两个词,而实际上可能包含着更多的意思。如他说“球、椅子”时,可能是表示“球在椅子上”或“把球放在椅子上”的意思。如果孩子只说了两个词,你要给他作些补充。(可以不让孩子重复这些话)。

    例如,当孩子说:“牛奶,杯子”并自己去找杯子时,你就说:“对,请你把牛奶倒进杯子里!”或“是的,往杯子里倒牛奶!”

    4跟孩子说话要用简单句,如果他懂了,你再用一般的句子。

    二、用一个名词加一个动词来表达(如:爸爸去)

    方法:

    1开始时你用2-3个字把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表达出来,如“小明吃”或“小明吃饭”。然后再问:“你在做什么?”如有必要,可以重复地说:“小明吃”、“吃饭”、“小明吃饭”。

    2做各种动作的游戏,如梳头、洗手、踢球等。问孩子:“我在做什么?”、“你在做什么?”

    3让孩子看或者画表现简单动作的图画,并问孩子“这个孩子在做什么?”或“那上面有什么?”

    4你用两个词的句子,把当天会发生的事情说出来。鼓励孩子模仿,如能模仿,就表扬他。

    三、教孩子用话语表示要大小便

    方法:

    1选择特定的语言(如撒尿,“西--西--”,尿哗哗等),作为让孩子大小便时的习惯用语。

    2孩子用动作表示要大小便,如往下拉裤子、抱小腹部时,让孩子跟着你反复说这方面的话语。

    3当孩子用动作表示要上厕所时,你要问他:“小明,你是不是要撒尿(拉屎)?”如果他能用动作或话语表示“是”时,要让他说出“撒尿(拉屎)”,并夸奖他是好孩子。

    4选用大家都容易理解的普通的字眼,这样,即使家人不在孩子身边,孩子用这种字眼提出的大小便要求,别人也能懂。

    四、回答“正在做……的是谁?”

    方法:

    1在孩子面前,你问其他大人或年岁大的儿童:“正在做......的是谁?”给孩子做又提问又回答问题的示范。

    2利用带有各种动物插图的画册,问孩子:“谁在骑小车?”孩子可能会回答说:“小熊”或其他动物的名字。

    3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场面,插话问孩子:“正在做......的是谁?”孩子回答对了,就表扬他。

    五、把这儿、那儿等表示点的词与动名词组成两个词的句子方法:

    方法:

    1当孩子指着某物说出它的名称时,你要说:“××在这儿”或“××在那儿”。

    2和孩子做游戏时,把孩子喜欢的小玩具藏起来,问他:“××在哪儿呢?”等待孩子回答。如果孩子不回答,

    你把小玩具拿出来,对他说:“××在这儿(那儿)哪!”并让孩子重复说这些话。当孩子重复说或主动说时,就表扬他。

    六、说否定句“不”、“没有”、“不是”

    方法:

    1让孩子看几种物品,并告诉他物品的名称。然后把这些物品藏起来,让他反复跟着说:“××没有啦”,如果孩子不说,你就让他跟着你重复说。

    2你指着各种物品或身体的某全部位说:“不是××”。如你指着眼睛说:“不是鼻子”,指着杯子说:“不是筷子”。然后再指其他物品或身体的某个部位问孩子,如:“是手吗?”当孩子不回答时,你要反复让他说:“不是手”。你要鼓励孩子在你说之前,由他自己说:“不是××”。

    3直到孩子在自发的语言中学会使用“不”、“不是”、“没有”等否定句之前,你要不停地反复地对他进行这种语言训练

    七、回答“现在正在做什么?”的提问

    方法:

    1把家里的日常活动说给孩子。把你一天中所做的事情,如吃饭、做菜、烤面包、扫地、梳头、打秋千、乘车、跳、跑、睡眠等等说给孩子听。

    2先问孩子:“妈妈在做什么?你在做什么?”如果孩子不会回答,你要告诉他这个活动。如果他不能完整地说出“......正在干什么,”而只说“跑”、“跳”之类的话也可以。

    3利用书中的画面,让孩子告诉你“××在做什么”。

    八、回答“XX在哪儿?”的提问

    方法:

    1让孩子好好看着你把一些物品放进盒子、杯子或盘子里,然后问他:“××在哪儿?”让孩子回答。

    2当家人离开家或房间时,告诉孩子他们的去处,然后问他:“××(爸爸)到哪儿去了?”让孩子回答。

    3在房间里孩子看得到的地方放些物品,问孩子:“××在哪儿?”先让孩子回答物品放的地方,然后再让他把这些物品拿来。

    九、说出听到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如:物品的声音,动物的叫声)

    方法:

    1当听到某种声音时,立即问孩子:“这是什么声音?”然后带他去找声音的来源,说出发出声音的物品的名称或动物名。

    2发出一些孩子听过的声音,问孩子这是些什么声音。

    3录制各种声音,让孩子把声音与图片的画面配合起来。

    十、在交谈中练习说出自己的名字(爱称也可以)

    方法:

    1当孩子表示想要什么东西时,你可以问他:“谁想要××?”鼓励他说出自己的名字。

    2当孩子穿衣服时,问他:“这是谁的××(衬衣)?”让他说出自己的名字,或是在自己的名字之后连接上其他词。

    3拿一件孩子喜欢的东西问他:“这是谁的(玩具或毛毯等)?”让他回答。

    4你与孩子一起站在大镜子前面,你指着自己说出自己的名字,然后让孩子也指着自己说出他自己的名字。

    十一、指认常用物品并说出其用途(10件)

    方法:

    1你说出物品的名称,让孩子说出它的用途。

    2你做些动作游戏,如刷牙、洗手、扫地等,让孩子猜一猜你在做什么。

    3把球、匙子、饭碗和香皂各一个放在桌子上,然后问孩子:“吃饭时使用什么?”、“拍的时候使用什么?”、“喝水的时候使用什么?”如果孩子回答正确,你再问他这些物品是做什么用的。要是孩子能把物品与它的用途联系起来,你要称赞他。

    4把孩子熟悉的杯子、球、帽子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从图片(照片)上剪下来,贴在纸上,并说出它们的用途。然后让孩子结合图片说出它们的用途。如果说得正确,立即表扬他,如果说错了,要帮助他改正。

    十二、教孩子用手语表示年龄

    方法:

    1你先对孩子说:“小明,你快3岁了”,同时竖起3个指头,并数一数。然后让孩子模仿你,帮助他正确地竖

    起3个指头,并数一数。

    2让孩子用两只手表示年龄,一只手伸两个指头,另一只手伸1个指头。因为开始时用两只手容易些。

    3再者,让孩子用一只手表示年龄时,可以让他用另一只手抓住弯曲的手指。

    4孩子即使已学会了用手指表示年龄,仍要经常给他练习的机会。在孩子的下一个生日到来时,还要帮助他增加1只手指头来正确地表示新的年龄。

    十三、识别并说出性别

    方法:

    1给孩子准备符合其性别的玩具和衣服。

    2告诉孩子:“小明和爸爸一样都是男的”或“小丽和妈妈一样都是女的”。然后再问孩子:“你是男的,还是女的?”

    3你可以对孩子说:“你跑得很快,是个男子汉”或“你是个衣服穿得很得体的女孩”。

    4吃饭的时候,是给孩子做种种示范的好机会。你说出家人的名字,问孩子他们是男的还是女的。

    5每次问孩子时,必须变换男、女的顺序,不然的话,孩子也许就会重复最后两个字作为回答。

    十四、按口头指示做两个连续动作

    方法:

    1做一个需要按几个简单的口令进行的游戏。先给孩子一个指示,然后再给他一个指示,若孩子不会按指示去做,就把着他的手一起进行。你和孩子一边进行,一边表扬他。

    2在孩子开始执行指示之前,让他先复述一遍要做什么,会好一些。

    3为了让孩子记住事物的顺序,可以帮助他,如“先喝牛奶,再擦嘴巴”。渐渐省去“先”和“再”。

    4其他动作

      a.把球放在地上踢。

      b.喝完牛奶,把杯子放在桌子上。

      c.你到窗口去看看,告诉我你看见外边有什么?

    十五、使用助词“的”表达所有或所属(如:爸爸的鞋)

    方法:

    1选择一些孩子能立即辨认的家中的物品给他看。问孩子:“这是谁的鞋?”孩子不能回答时,你要教给他。当你说“是爸爸的鞋”时,要强调“的”字。然后让孩子重复说,再逐渐不给他示范,让他自己回答。

    2利用动物或熟人的图片或照片,指着手里拿的或身上穿的衣服问:“谁的××?”使孩子能够回答:“××是谁的”。

    3指着身体的这个或那个部位,让孩子回答:“××的鼻子”等等。

    4与一些孩子做游戏,给每个人2~3件物品。指着一个孩子的某件物品问孩子:“这是谁的××?”让其他孩子回答:“这是小明的”。

    十六、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方法:

    1你与成年人或年岁大的儿童相互作问答,给孩子做示范。

    2用室内的某些物品做猜东西游戏,一边发出动物的叫声,一边把藏在口袋里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并问孩子:“这是什么?”

    3你指着身体的某个部位或指某物,问孩子:“这是什么?”

    4在桌子上放些物品,用布盖起来,问孩子:“这是什么?”与孩子一起说几次。然后掀开盖布,说:“啊,这是××”,说出物品的名称。逐渐减少对孩子的帮助。

    十七、根据不同的场合调节声音的大小

    方法:

    1在游戏中,让孩子仔细听不同的声调变化。让孩子做声音会发生各种变化的游戏。

    2用生动的语调,给孩子读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学着你的语调,齐心读一段这个故事。

    3你对孩子轻声地说悄悄话,也让孩子对你说悄悄话。

    4让孩子看分别画有适于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的场合的图片,或自己实际设计这种场面。让孩子挑选出适于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情况的图片。告诉孩子要根据实际情况,用大声或小声说话。

    十八、使用“这个”、“那个”、“哪个”等代词

    方法:

    1选择数件你认为孩子确知其名称的物品,拿出两件物品问孩子:“你想要哪个?”如果孩子仅指着其中的一件物品,要对他说:“这个”或“那个”。若孩子模仿着说了,要给予表扬。渐渐减少对“这个”、“那个”的示范,而让孩子自己说。

    2让孩子有选择物品的机会,如你问他:“你想要哪个杯子?”、“你想要哪件衬衣(玩具、食品)?”等。把物品放在孩子面前,让他说:“这个”、“那个”。

    3继续不停地做出上述的练习,直到孩子能在说话时主动地使用“这个”、“那个”、“哪个”为止。

    十九、使用“好像”一词(如:这个积木像车)

    方法:

    1玩“过家家”等游戏时,让孩子穿上母亲的围裙或父亲的衣服,说:“像妈妈(爸爸)一样”。

    2孩子乱画时,如果从中看到有的图形像什么的话,就可以说:“好像××啊”。必要时,你也可以给这个画稍加描绘。

    3玩积木游戏时,把积木并排排列起来,你说:“好像电车呀!”,让孩子也说。

    4在其他各种场合使用这个词,让孩子感兴趣。

    5孩子如果自己指着什么东西说:“这个像××”,你要回答说:“是呀”,并鼓励他。

    二十、依类别来区分物体(如:动物、水果、交通工具)

    方法:

    1拿各类物品的实物或图片给孩子看,并对他说:“把那些食品都拿给我!”。如果孩子不能把看见的全拿给你,你可以提醒他:“唔,还有一个呢!”

    2让孩子自己选择一样,当他拿起实物或图片时,你问他:“这是动物还是食品?”

    3利用不同类别的食品或图片或模型,给孩子归类,让孩子看,并说:“狗是动物”、“面包是食品”。然后从每一种中拿出一件,问孩子:“这是食品吗?这是玩具吗?这是动物吗?”让孩子回答。

     

    (3-4岁语言)

    一、使用“我”、“我的”代替自己的名字

    方法:

    1对孩子提出下列问题:“谁的玩具(小床、衣服)?”、“谁想要甜饼干?”

    2说自己的衣服,用“我的衣服”来表达。用手指着说:“这双鞋是我的”、“这顶帽子是我的”。

    3一边说:“把那件东西给我”,一边互相传递物品。

    4孩子说话时,要仔细听他说的内容。当他使用了“我”、“我的”时,要表扬他。

    5给孩子做示范时,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请强调说“我”和“我的”。

    二、用话语要求“再来一个”、“再添一碗”

    方法:

    1大人进餐时,如果想再添一碗饭(菜),要用话语清楚地表达出来,给孩子做示范。

    2在孩子要添饭的时候,要问他:“你要添饭吗?”等他说要添饭时,你再给他添饭。

    3给孩子吃点心的时候,你也要问他:“还要一块吗?”他说:“还要一块”时,你要再给他一块。

    4孩子要他喜欢的物品时,最初你少给他一些,如果他还想要时,要等他用话语提出要求后,你再给他。

    三、安静地听5分钟的故事

    方法:

    1给孩子讲简单而有趣的故事。向孩子说明画中的意思,让孩子说出有什么样的画。

    2为了解孩子是否真的注意听你讲故事,可提些与故事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你开始给孩子讲故事之前,你可以预先让他知道,你讲完故事之后要问他什么问题。

    4在每天同一个时刻给孩子讲故事,把这个时间作为你和孩子的最快乐、最轻松的时间。还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故事。

    5在孩子注意力涣散的情况下,用定时器,定1–2分钟的时间。如果孩子能在铃声响之前专心地听故事,你要表扬他,给他奖品。当他能够在一二分钟之内集中精神听故事之后,可以稍稍延长一些时间。

    四、按口头指示,完成两个不相关的动作

    方法:

    1对孩子所熟悉的某些事物做简单的指示。如:“把那本书拿给我,然后把玩具盒盖好”,或是“把球捡起来,然后再把门关好。”如果孩子能服从这些指示,你要表扬他,给他以奖励。如果孩子不能服从指示,你要帮助他去做,并给以表扬。

    2最初,从一个指示开始,孩子如能服从,再给他另一个指示。

    3告诉孩子,要仔细听你说的话,并照你说的去做。掌握游戏的要点,使这个活动有趣。

    4在孩子做这个活动之前,先让他复述一下如何做。

    五、问叫什么名字,要说出姓和名

    方法:

    1按下面的顺序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小明,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全名叫什么?是叫李小明,还是叫王小明?”引导孩子说出他的姓名。

    2家人轮流说自己的姓和名,如:“我叫李爱国,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王美丽,你叫什么名字?”

    3与孩子说话时,要经常叫他的全名(姓和名字)。

     六、即使不被提醒,也能正确地说问候语(如:早安、再见、谢谢)

    方法:

    1为孩子做示范,家人之间用清楚的语言互致问候。

    2如果孩子不能用这些问候语做出清楚的回答,请再清楚地说一次,鼓励他用问候语回答。

    3在要求用问候语的场合,如果孩子没能说这些问候语,你可以提醒他“问个好啊!”、“说再见哪!”、“说谢谢呀!”

    4逐渐减少对孩子的提醒,让他自己主动地说。

    5如果孩子能想到正确地运用问候语了,你要立即用问候语回答他,并给予表扬。

    七、回答“怎么办?”的提问

    方法:

    1问孩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肚子饿了怎么办?”、“天下雨了怎么办?”如果孩子不会回答,你用动作表示,让他用话语表达。

    2给孩子读图画较多的故事书,读时可以不时地停下来问他:“如果......该怎么办呢?”指着那些画面给孩子一些提示。逐渐减少提示,让他自己回答。

    八、说“然后怎么样?”、“后来呢?”

    方法:

    1孩子让你做某件事或让你讲简单的故事时,在说话的中途你问他:“然后怎么样?”或“后来呢?”催促他继续说下去。

    2你让孩子做事情或讲故事时,在谈话中途停下片刻问孩子:“你想想然后做什么?”或“后来呢?”

    3当孩子无论如何也不好好听你讲话或讲故事时,你在中间停顿一下,问孩子:“然后怎么样?”或“后来呢?”,直至他催促你继续说下去。

    4如果孩子不催你,你要促使他催促你,你可以先说:“后来呀”然后继续说下去。

    5等孩子渐渐地能够进行催促了,当他在你谈话中间能够很好地进行催促时,你就立刻接着讲下去。

    九、使用表达过去,未来的用语(如:昨天做了……,明天将去……)

    方法:

    1与孩子说话时,使用一些表达过去和未来的用语,并做示范。

    2与孩子谈到昨天曾做过什么事情时,要明确地说出:“是啊,昨天做过××了”。

    3对孩子谈到明天要做的什么事情,要明确地说明:“明天我们将要去××”。

    4如果孩子能使用表达过去、未来的用语了,你要帮助他增添一些正确使用的内容。

    5向孩子提问:“昨天做什么来着?”、“明天要做什么?”鼓励他用这类话做出问答。

    6如果孩子能主动正确地使用有关过去、未来的用语了,你要奖励他。

    十、提问并回答正在做什么

    方法:

    1当孩子正在努力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问他:“你正在做什么呢?”然后等孩子做完这件事之后,再问他:“刚刚你做什么来着?”

    2孩子观看你或家中其他人做什么事情,等做完后,你问孩子:“刚才他们做什么来着?”如能正确回答,就表扬他。如回答错了,请帮助他。比如,爸爸刚才在看书,即可问孩子:“爸爸刚才拿书干什么了?”

    3当孩子刚刚看完电视节目时,让他告诉你,刚刚电视演了些什么?

    十一、用连词“然后”、“其次”等把两个短连起来说

    方法:

    1仔细听孩子说话,如果听到孩子使用连词(然后、其次、后来),要让他反复地说有连词的句子。例如:“我去商店,然后买糖果”。

    2用连词把两个短语连起来,对孩子说一些他能理解的事。

    3在公园里或朋友们家中,让孩子说与两件事有关的话。

    十二、用话语表达时间(如:其后、立即、今天、这回)

    方法:

    1你与孩子交谈时,使用一些表达时间的词,并为他做示范。

    2让孩子做什么事时,如果希望他接下来还做什么,就说“随后啊”、“这回啊”,并且鼓励他也这样说。

    3当孩子希望得到什么东西时,要问他是马上要,还是以后要,以促使他学说这方面的用语。

    4请孩子拿什么东西时,要说“马上”或“现在”等词,也让孩子用这些词。

    5鼓励孩子正确运用这些词,即使运用得不太准确,也要鼓励他运用。

    十三、按顺序叙述两件事

    方法:

    1你在孩子身旁做两个动作,让他仔细看,如先拍拍自己的头,再拍拍手。然后让孩子叙述你做的这两个动作。

    必要时你可以帮助他说:“我先做××,然后我再做××”。

    2让孩子做两件事,做完之后,让他告诉你,他刚刚做了什么。

    3如果孩子已能向你说清楚刚刚发生的两件事,那么就让他逐渐说出前不久发生的事情。例如说一说今天做了什么事。还可以给他讲他熟悉的故事,故意把顺序颠倒,然后让孩子纠正。

    4让孩子做需要轮流做的事情,如让孩子说:“菲菲吹了个肥皂泡,后来我把它弄破了”。

     

    (4-5岁语言)

    一、听从指示,;连续做3个动作

    方法:

    1如果孩子连续听从三个指示有困难时,可以先从两个指示开始。

    2在让孩子实施指示前,先让他说一遍。

    3最初给孩子指示时,可利用一个具体的物品,如:“把鞋子拿来,坐下穿鞋”,逐渐增加一些与动作无关的指示,以增加一定的难度。当孩子听从你的指示去做时,你要表扬他。

    二、能够理解被动式的句子(如:被狗咬了)

    方法:

    1利用布娃娃(或布制的动物玩具),给每个布娃娃起一个名字。你告诉孩子:“小狗追小花猫,小花猫被小狗追上了”等等。让孩子跟你做同样的动作,做得好,就表扬他。如果他做错了,你要为他示范正确的动作。

    2利用表现动作相同而对象不同的图片,做动作表演,分别用被动式和主动式句子向孩子提问:“被追的是谁?”、“追他的是谁?”让他指着图片回答。

    3运用一些动词,如:追、打、喂、尝等,重复做与上述步骤相同的练习。

    三、叙述熟悉的物品的用途

    方法:

    1让孩子看勺子、球、线和剪刀等,然后问他:“这个怎样使用?”

    2用同样的步骤,以图片代替实物。

    3如果孩子答不出来,你要告诉他答案,然后再问他一次。如“这个怎样使用啊?”,“铅笔(椅子)是做什么用的?”

    4拿一件你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告诉孩子它怎样使用。

    5问孩子这件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如果他回答正确,就表扬他。

    四、找出图片中不合理的地方

    方法:

    1让孩子说出,图片中哪里有错误。

    2告诉孩子图片中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再就有关问题向他提问。例如:“鸡是下红色蛋吗?”,“小狗会飞吗?”,“车子有脚吗?”

    五、称呼“哥哥”、“爷爷”、“姐姐、”“奶奶”等

    方法:

    1与兄弟姐妹、祖父母说话时,不叫名字而叫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爷爷、奶奶。如说:“把玩具拿给姐姐(妹妹)”,还可以问:“哥哥(弟弟)在哪儿呢?”如果孩子不能回答,可以轻轻地转过孩子的头,告诉他:“哥哥(弟弟)小明在这儿呢!”

    2在与孩子交谈时,使用上述称谓。例如:“看,你哥哥(弟弟)正在那儿吃晚饭呢!”或“去看看你妹妹睡醒了没有?”

    六、说反义词

    方法:

    让孩子用正确的词语补充下列句子。

    ①哥哥是男的,姐姐是_____。

    ②夏天热,冬天______。

    ③早晨起床,晚上______。

    ④大人是年长的,孩子是______。

    1如果孩子回答上述类推的问题有困难,开始时可利用图片来说明类推的方法。

    2改变提示的顺序,“姐姐是女的,哥哥是______。”

    3如果孩子回答有困难,可以让他从两个答案(一个正确的,一个错误的)中选择一个。如果回答正确就表扬他。

    4利用若干组反义词的图片。

    5问孩子:“××的反义词地什么?”如果孩子回答不上来,让他利用图片作出正确回答。

    6给孩子2–3组成对的反义词的图片,对孩子说:“××的反义词是××”。等孩子学会了,即可不再用图片。

    七、不看指定的图片讲讲熟悉的故事

    方法:

    1你给孩子讲故事时,让孩子讲解有关的图片。

    2你再一次讲这个故事时,把一些重要的话漏掉,而用图片显示,让孩子把这些话补充起来。

    3先从简短易懂的故事开始,给孩子反复讲几次。鼓励孩子把这个故事讲给你或者他的弟弟、妹妹。当孩子已能记住大部分故事情节时,要表扬他。逐渐给他讲些复杂的长一点的故事,鼓励他把这些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八、说出不同类别的物品和名称

    方法:

    1利用图片或实物。准备3-4件物品,其中可用3件同类的和1件不同类的物品。例如:动物、木工工具、食品和文具等。让孩子把那件不属于同类的物品找出来,然后问孩子这些物品是干什么用的,各属于哪一类,或者你帮助他找到它们的同类。

    2首先,让孩子指出所有写字用的文具和吃饭用的餐具。然后,问他在什么时候不使用什么东西。如果孩子说对了,要表扬他,并说:“对,我们不能用铅笔吃饭,铅笔不是这一类的”。逐渐改变你提问的方法,如:“哪一不是××?”

    九、说出开头音相同的词

    方法:

    1教孩子说几个开头音相同的词,如:“大车、大桥、大马......”,都是“大”字当头。然后让孩子也说一些开头音相同的词,如果他不会说,可以慢慢教给他,让他模仿。

    2让孩子看一组图片,其中既有以同音为开头词的图片,也有以不同音为开头词的图片。由你或孩子来说这些词,你问一下孩子哪些是同音开头的词,哪一些不是。

    3取一张图片,让孩子说出图片上物品的名称。然后再拿出2–3张图片让孩子看,让他找出哪些图片上物品名称的开头音与最初看过的画面上物品名称的开头音是相同的。孩子看时,鼓励他说出画面上物品的名称。必要时可给予帮助,但要逐渐减少帮助。

    十、说出声音的大小

    方法:

    1利用发声玩具和乐器发出的声音,或者利用东西掉进桶里发出的声音,让孩子说出这些声音的大小。

    2让孩子听大的声音和小的声音,告诉他这是什么样的声音(大的声音还是小的声音)。然后你发出声音让孩子说出是大声还是小声。用手捂住耳朵,把手指放在嘴上发出“嘘--”的声音,帮助孩子分辩声音的大小。逐渐减少帮助,让孩子独立回答。

     

    (5-6岁语言)

    一、说出自己家的地址

    方法:

    1告诉孩子家庭住址,让孩子跟你复述。

    2开始,让孩子说出家庭的部分住址。如先让孩子说市名,你说城镇名,然后孩子说城镇名,你说门牌号码。渐渐让孩子自己把全部住址说清楚。

    二、说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方法:

    1告诉孩子家里的电话号码,让他跟你重说几次。问孩子:“你家的电话号码是几号?”一直做到孩子能自己回答为止。

    2起初,你可以帮助孩子,如你先说出局号,然后让孩子接着说出其余的数字。逐渐让孩子独自说出全部号码。3若孩子已会读数字,可以把电话号码书写在卡片上,帮他学会使用卡片。渐渐减少卡片上所记电话号码的数字,直到不看卡片也能说出电话号码。

    4利用玩具电话,让孩子把电话号码告诉你,你来拨电话。如果孩子会拨了,你让他自己拨电话。

    5让一群孩子轮流说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你让他们用玩具电话拨这些号码。

    三、理解“最多”、“最少”的意义

    方法:

    1你与孩子说话时,使用“最多”、“最少”这两个词。

    2找几堆小东西备用。让孩子指出最多的一堆、较少的一堆和最少的一堆。然后,你指出一堆,让孩子说出它的多少。

    3召集几个孩子,让他们互相给一点东西,并按每人得到东西的多少排列顺序:最少的、少的、最多的。然后,让孩子依次说出谁得到的多少。

    4开始时,每堆东西的数量相差较大,逐渐缩小这个差距。

    四、做容易的猜谜游戏

    方法:

    1用一条腿站着,长3只眼睛的是什么?

    答:......信号灯。

    2一下雨就打开的是什么?

    答:......雨伞。

    3大圆球绿又绿,切开变红真好吃,黑籽儿吐出来,瓜籽儿不能吃。

    答:......大西瓜。

    五、做日常做的事情

    方法:

    1与孩子一起做完什么事情之后(如去商店、游泳等),你让他把所做的事情向你或别人说一遍。开始,你可以给他做一下示范。

    2起初,先让孩子说刚刚做过的事情,再逐渐让他说间隔时间较长的事情。

    3先让孩子说某件事情的大概情况,然后再帮助他说得详细些。当孩子能自己说得详细一些之后,就逐渐减少对他的帮助。

    六、玩“接尾令

    方法:

    1开始时,你要把玩“接尾令”游戏的方法加以说明。

    2当你说一句话后,孩子要立即按你说的最后一个字音接上一个词。

    3孩子不能立即说出那个词时,你可继续用那个音的词往下说,或用动作示意帮助他。

    4同家人或3–4个小朋友一起玩“接尾令”。如:白菜--菜花--花瓶--苹果--果酱

    七、利用“如果……,就……”进行会话

    方法:

    1你与孩子交谈时,示范用“如果......就......”。如:“如果明天天气好,咱们就上公园去玩”。

    2利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机会提问,教给孩子如何回答。如:“如果爸爸回来得早,你想做什么呢?”回答:“跟爸爸一块儿洗澡”。然后,逐渐减少你的提示。

    3如果孩子学会了完整地用“如果......就......”说话时,你就可以跟他一起做运用“如果......就......”句式的会话游戏。

    八、问“为什么?”并给予回答

    方法:

    1你跟其他孩子或大人做提问“为什么?”、“怎么办?”的对话示范。然后让你的孩子也参加进来,你向他提问。

    2如果孩子只能回答一部分“因为......”的问题,你要对各种提问进一步给予提示。

    3当你向孩子提问时,可先给他一部分答案,再让他把剩余的那部分答案说出来。逐渐增加让孩子自己回答的部分。

    4利用木偶、娃娃等给孩子讲故事。然后向孩子提出有关的问题。

    5利用图画故事册给孩子讲故事。然后问孩子:“为什么?”、“怎么办?”。让孩子看着画册回答问题,再逐渐减少用画册做提示,让他独自回答问题。

    6当孩子能很好地回答“为什么?”之后,再开始问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为什么?”的问题。如:“妈妈为什么去菜市场?”,“晚饭为什么要做那么多菜?”

    九、用3-5张图片的内容构成情节故事

    方法:

    1准备几张连环画或故事书上的图片,告诉孩子这是什么样的故事。开始,先把2张图片排列起来,然后从剩余的图片中再拿出2张,让孩子从中把能够连成故事的图片挑出来。如果孩子能把这几幅图片连起来,你就把它们连成故事讲给他听。如果孩子能够把全部图片都连起来,你就让他把整个故事讲出来。

    2如果所利用的故事是由5–6部分内容组成的,开始可只利用其中的3个部分(主要内容)。随着孩子逐渐熟练,再逐渐增加图片的数量。

    3用提示的方式帮助孩子讲故事,如说:“然后又怎么样呢?”,“然后要做什么呢?”

     十、说明词的意义(如:椅子、蜡笔、狗)

    方法:

    1用词来表示事物。问孩子:“××是什么?”如果孩子回答有困难,给他看与这件物品有关的图片,并让他加以说明。还可以问孩子:“这东西是做什么用的?”、“是什么颜色?”或“有多大?”以此来帮助孩子。

    2你说出几个词的意思,让孩子猜一猜它是什么东西。如果孩子感到有困难,就拿几张图片或几件实物放在孩子面前,让他说一说哪个是刚才说过的。

    3让孩子说明他身边物品的用途和特点。

    十一、回答“假如……,就……”的提问(如:假如鸡蛋掉在地上……)

    方法:

    1设计一种使孩子能够观察到的情况,如:假如这样做了,基结果怎样;或者就孩子日常见过的事情向他提问。

    例如:假如鸡蛋掉到地上,杯子掉在地上,把杯子碰倒了,或者裤子扣没系好等,让孩子告诉你,该怎么办。假如他不会说或回答错了,你可以做动作给他看,让孩子告诉你结果是什么。

    十二、提问没听说过的词汇的意思

    方法:

    1当你给孩子读故事的时候,你问他:“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然后你向孩子解释它的意义,并把这个词儿在其他句子中使用一下,示范给孩子听一听。

    2给孩子讲述非常有趣、非常好笑的故事。说些孩子没听过的词汇,再问孩子这些词儿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他对提问能做出解释,要鼓励他。也可以让家里人对这个新词做出解释。

    上一条:0-2岁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

    下一条:怎样教会孩子学会“跳

    版权所有:衡水启慧特教学校联系人:徐校长 手机:13503188220地址:衡水市桃城区新桥北街19号(和平东路新桥西口北行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