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口号: 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
  • 特教指南

    GUIDE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关于自闭症儿童泛化技巧

    文章来源:www.hsqihui.com/ 更新时间:2019-8-14

    家长们通常都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自闭症儿童的学习时常会陷在一个非常具体或特定的形式中,难以适应在变化了的环境中学习。面对这种情况,泛化和巩固是两种教学方法,它们可以帮助孩子在变化了的环境中应用新学到的技能。

    泛化(Generalization):大致的或类似的转换,是ABA训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一旦一个技巧在一个(如教室)环境中被教会,就要将它到变化了的环境(如材料、位置和人员)中进行泛化。它也关系到训练的有效性,即可以确定行为的改变时因为孩子学到了东西,要使一个教学方案达到有效性,就要系统地进行泛化训练。

    泛化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刺激的泛化和反应的泛化。

    一、刺激的泛化是指,在一个环境中学会的行为,以后在其它的环境中也能表现出来,尽管这些环境并没有包括在教学计划中。然而一个行为是否能泛化到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在事先是不知道的,有时能,有时却不能。如果表现出泛化困难,就需要去推动它。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家长做刺激的泛化:

    1、在不同的环境中训练,如果你的孩子只在一个地方做训练(如训练机构),没有在其它地方学习(如家里)的经验,那么环境变化后他会变现出差别,即很难或几乎没有泛化能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需注意训练要在一个以上的地方进行,在训练机构教的课程内容在家里也应该进行。

    2、有不同的老师在上课,有多个重要的成年人参与教学时非常关键的一点。在教自闭症孩子时经常出现的情形是:孩子跟老师在一起时表现的很乖,学习得也很好,但跟父母在一起时却表现得很差,或者一个一直由父母训练的孩子,到了幼儿园无法跟老师学习。因此,应该是孩子身边所有的成年人都要介入到训练中来,经过跟一定数量的大人学习之后,孩子对大人的区别对待就会被打乱,新学会的行为也就因能够适应不同的人而泛化了。

    3、将刺激物共同化,至少在开始训练的阶段,将家里和训练机构的外表布置的相似会很有帮助。如在家里也使用孩子在机构使用的教具;孩子在机构有相处得来的伙伴,可以邀请到家中做客玩耍;在孩子要上学前,在家里模拟学校的场景,这样可以使孩子以后到学校较容易适应。

    4、相同的强化方案,如果孩子的一个行为反应在家里得到比较多(不断的)的强化,而他到学校后却一下子受到很少(间断)的对待,该行为的泛化可能就很困难,至少在开始的几天里。为了达到泛化的最大值,可能还需要引进有更多的环境差别因素进行练习。请记住刺激的泛化基本规则:如果没有就建立它。

    二、反应的泛化是指,通过只训练一个行为引起更多(总体)的行为变化,即通过教一个或一些有限的行为,你获得了多少附带的行为改变效果。如:通过训练孩子坐好看着你,他是否总体上变得听话和专心了?你教他拥抱和亲吻你,他是否表现出更喜欢你了?达到一定的泛化程度,无论是刺激的还是反应的,都是使你的训练有效果的关键,你必须获得一些“免费的”(不用教也能有的)变化,因为你不可能将所有环境里的所有的行为都教给孩子。

    1、学会交流性反应,建立并加强那些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语言因素。如让孩子学会那些对他表达要求有直接帮助的词(如饼干、果汁、打开、不做了、游泳等等),要比学会称呼一些概念(如鼻子、耳朵、绿色等等)要有用得多,因为许多例子都表明,功能性语言能够有效的代替乱七八糟的行为,如自我刺激和暴躁性情绪之类,因为导致这些行为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他不能适当的表达愿望。

    2、学会一些实用的自我帮助技巧,自我帮助技巧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自理行为,它们能够帮助孩子得到一些可以增加他的自我满足或想要的东西。如,他会打开门,脱掉湿了的内裤,热的时候脱掉厚的外衣,或者能够骑着自行车很方便的到一个他想去的地方。

    3、学会怎样玩耍,对一些不适当的自我刺激方式来说,某些玩耍活动是较适当的替代活动。如一个孩子总是他所看到的一些东西(如烟灰缸、茶杯、盘子等),可以利用他的这一点教他做陶艺,这样可以降低他的不适当自我刺激方式,同样跳舞对于喜欢摇晃身体的孩子会有帮助,以此类推。

    4、学会服从,一旦获得了对孩子的两个以上的行为的控制(如坐下、站起来、关上门等),孩子对你的服从能力就会自动的提高。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到,在这类反应的泛化上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如某个孩子学会了在几个行为上对你的服从后,就已经证明了他的“泛化服从”能力,即控制几个行为后你就在获得全面的控制;但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可能还表现不出来服从性的泛化,需要更多的训练。

    5、训练观察性的学习,在一些方面,你应该教孩子学习一个过程,即通过仅仅是观察别人的动作,完成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活动。

    6、学会新的社会反应,因为你在建设性的介入孩子的生活,你作为一个人在传达着是使他满足还是厌恶,这样就使你这个人具有了奖励和惩罚的性质和意义。换句话说,大人对于孩子来说具备了更大范围上的控制,孩子的行为也就可以在大人没有给予明确的塑造时得到塑造,新的行为会在更多的非正式(非训练)情况下建立起来。

    7、建立内在的强化,当孩子能够从一个课题或行为中区别出(注意到)所蕴涵的奖励性时,你的训练就取得了最大的效果,即孩子有了最大的收获——获得内在的强化。尚不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内在强化,但至少要让孩子积极的经历几次这样的行为,尽管对内在强化获得的过程还知之甚少,但有实例说明它是存在的,如果你在教一组没有语言的孩子模仿你的发音或单词,其中的几个孩子会自动的有了模仿的能力,而开始变得鹦鹉学舌。这就是说,即使没有明确的强化鼓励,他们也会一直模仿大人说话,仅模仿发出的声音本身就在强化/鼓励着他们自己,这时模仿课题本身已成为强化物。

    上一条: 启慧特教2019年招生简章

    下一条:家长对感觉统合训练存在的几大误区

    版权所有:衡水启慧特教学校联系人:徐校长 手机:13503188220地址:衡水市桃城区新桥北街19号(和平东路新桥西口北行800米)

    技术支持:衡水华禹网络服务有限公司